【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生活准备)】整理收纳我能行——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花絮

发布时间:[2022-08-22]来源:金沙js9线路中心阅读量:[4]

在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帮助大班幼儿学会整理收纳的技巧和方法,不仅有助于他们养成爱整洁、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也能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在与同伴分工整理中还能提升社会交往技能,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生活准备。

问题一 材料收不完怎么办

 幼儿刚开始面对大量需要收纳的游戏材料时,常出现以下情况:

*游戏一结束就用手推倒作品,造成混乱

*一块一块将积木送回积木柜

*收拾时间长,影响后续活动

攻略1: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进行整理活动

 根据幼儿收纳材料情况灵活调整作息,如:增加餐后、离园收拾的环节,使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材料收拾整理。

攻略2:聚焦问题,鼓励幼儿与老师、同伴交流遇到的困难

 游戏后,针对收纳整理的问题展开讨论,如:一次可以拿几块积木?用堆在一起运送的方法合适吗?

攻略3:发现有效方法,迁移整理经验

 引导幼儿发现并关注班级地面、柜子上标志线的作用,观察、欣赏商店里各类物品的陈列照片,学习、提取收纳整理的有效方法,迁移运用。

问题二 什么样的工具能帮忙

 在开展第一阶段收纳活动后,幼儿有了初步的收纳意识和收纳行为,但仍存在以下情况:

*不会正确使用收纳工具

*场地内的工具无法满足幼儿收材料的需求

攻略1:支持表达,引发幼儿讨论如何使用工具进行收纳

引发幼儿关注如何提高整理效率,发现收纳工具的妙用。通过"推车的使用对收拾整理有帮助吗?"的小型辩论赛,鼓励幼儿讨论如何使用工具。

攻略2:现场演示,共同探讨工具的合理运用

结合材料收拾的现场照片、视频,聚焦收纳工具的使用情况,引发幼儿发现所使用的工具是否适宜,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等。

攻略3:鼓励创新,寻找更多的收纳工具

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小推车不够怎么办?"引发幼儿迁移游戏中使用替代物的经验,寻找适用的收纳工具。

问题三 如何分工收得更快些

   幼儿在收拾积木的过程中愿意分工配合,并尝试制定收纳积木计划,但我们发现:

*幼儿合作能力有差异,部分幼儿分工意识较薄弱

*通过计划制定,幼儿较明确分工职责,但有时不会根据现场调整计划

攻略1:挑战认知探讨分工计划是否能调整

 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自己负责的材料收拾好了,除了在一旁等待,还可以做什么?

攻略2:分组竞赛,对比哪种办法好

 基于幼儿对收拾红砖方法的不同意见,创设竞赛情境,比一比哪种合作的办法好,在游戏中迁移经验。

攻略3:鼓励创新引发幼儿思考讨论不同的分工方式

活动效果

 通过积木区材料的收纳整理活动,幼儿自主收纳整理的意识增强,掌握了一定的整理技巧和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迁移、运用。

教师感悟

大二班林慧老师:《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学会分类整理,幼儿园和家庭中都应提供机会,指导幼儿逐步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衣物、玩具、学习用品等。作为幼小衔接生活准备的重要内容,我们关注整理的教育价值,结合幼儿游戏中的行为,创设适宜的环境,逐步支持幼儿通过材料互动、同伴交往、问题聚焦、分享表达中获得收纳整理物品经验。通过近一个月的积木区游戏,幼儿在物品整理的自主性、整理物品的策略与方法上都有了显著提升。此外,在整理的中每一个问题、每一场讨论、每一次探索,有助于幼儿养成爱思考、会主动、能坚持的学习品质,这些都将成为幼儿顺畅适应小学生活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