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王活动前夕,
因疫情影响,
孩子们需居家防疫。
老师们捕捉到孩子的活动热情,
适时将活动从线下转到线上。
预热暖场,让故事更精彩
为营造活动氛围,老师们通过多元方式,不断丰富、提升孩子们的故事讲述和表演经验。
孩子们在家热火朝天地准备着,和爸爸妈妈讨论讲故事的场景、服装,制作表演道具,设计表演动作,不断地练习、调整,让自己的故事讲得更精彩。
自主评价,既是选手也是评委
为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本次活动特别设计了图文并茂的"幼儿评分表",通过孩子们的自主评价,促进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反思和迁移。
小组开赛,人人都是气氛组
线上故事大王活动,先从小分队的小组赛开始。孩子们提前上传了自己的讲述视频,互相观看、评分。大家不断互相"隔屏"打气、加油,鼓励。
总决赛,故事大王新鲜出炉
每位从小组脱颖而出的小朋友都卯足了劲儿,他们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的肢体动作将故事情节和角色个性渲染得淋漓尽致、帷妙帷肖,让线上的小观众们都听得入迷。
家长感言,为成长而感动
这个活动还让家长们感慨不已,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活动总结】
幼小衔接的一段"读、思、达"之旅
"完整的学习力=独立学习能力+内在学习动力"。这是教育专家余文森教授提出的培养儿童核心素养的见解。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全程参与、积极准备,不仅从自己的不足中学习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还从中感受到了故事所赋予的快乐,培养了自信,种下了爱阅读的种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总目标包括"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其中针对大班儿童提出要"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第一学段学生则提出"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等要求。
可见,"讲故事"是幼小衔接阶段一个明确且有延续性的教学目标。语言能力发展是这一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幼儿园教学而言,如何更好地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促使其尽快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应当成为大班年段语言教学实践探索的重点 。
同时,幼儿园通过这样一个活动,积极地思考、创设如何为幼儿提供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丰富平台,促进他们更加"自信、多元、健康"地成长,为顺利进入小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