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我校综合楼演播厅内气氛热烈,一场别具一格的 “开学第一课”正在金沙js9线路中心行。2月21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林伟川携手人文科学学院何繁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方春兰老师,共同为人文科学学院 2024 级社会工作 专业2411、2412 班全体同学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一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和人文科学学院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方春兰老师以当下热门的 DeepSeek 等人工智能工具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 “何为新时代”“新时代的内涵与目标” 以及 “青年与时代的关系”。通过详实的对比数据、生动的图文资料和细致的讲解,引导同学们深刻领悟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与意义,明晰时代新人肩负的使命担当。
校长林伟川教授随后登台,紧扣 “新时代何为” 这一主题,围绕 “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四个维度,结合鲜活的案例和学生所学专业实际,勉励同学们既要胸怀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他深情寄语同学们:“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迭代加速的当下,要善于借助 DeepSeek 等人工智能工具,学会寻找学习助力,汲取外界养分。新时代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勇挑历史与时代的重担。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要争做听党话、跟党走的优秀社会工作者,向身边榜样看齐,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校长的殷切话语为同学们指明了前行方向,激发了大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何繁老师则从专业教师视角出发,带领同学们探寻新时代社工学子如何坚守方向、勇担责任。她详细介绍了社会工作专业在新时代的发展前景,结合行业趋势和就业数据,阐述了本校专业在相关领域的广阔就业空间,并分享了本校优秀毕业生在各自领域的成功事迹。这些优秀案例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同学们的职业发展道路。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投身行业做好准备。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提问,问题涉及专业学习、未来职业发展以及如何将 DeepSeek 融入社会工作专业等多个方面。校长和老师们认真倾听每一个问题,结合自身经验与行业动态,给予了详细且专业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融洽。许多同学表示,这堂课让他们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有了清晰的认知,明确了自身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期待。
此次 “开学第一课” 以创新的授课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呈现,是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备课、充分研讨和思想碰撞的成果,更是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全校性学习共同体的生动实践,获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赞誉。这种创新的思政课形式,为推动学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夯实思政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生感悟
社会工作2412班 张莹萍:
在今天的上课中两位老师和校长为我们解惑了青年的担当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责任和新时代下青年应有何作为,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两位优秀的行业带领人“林丹和吴新花”让我们知道了榜样的力量。今天的课程受益匪浅。现中国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有“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优秀品质,作为福幼的学子我们要从自身出发为新时代的长河中注入一份自己的力量,扛起属于我们福幼学子的责任!
社会工作2411班 郭力玮:
今天,能与林伟川校长和两位老师一同交流学习,我深感荣幸。在探讨中,我的认知与 “主人翁” 意识悄然提升,对社工专业也有了全新的感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这一核心标杆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明确方向,坚定助人自助的初心。我定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前辈为榜样,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努力提升本领,守护弱势群体,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
社会工作2412班 赵恩泽:
在今天思政课学习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思政课中对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要求,与社工专业学习相辅相成。我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思政课让我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明确要听党话、跟党走,这是我们的青春航向。在学习和未来的社会工作中践行五四精神,以理想为指引,勇于担当,不怕吃苦,用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中,展现青春风采,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