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2017年工作要点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好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金沙js9线路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抓好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升全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抓党建,牢牢把握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
1.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筹备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我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体系式学习、融合式讨论、案例式教学、项目式研究、针对性解读,金沙js9线路中心办全省高校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会,编发《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宣传好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
(责任单位:思政处、组织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2.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以及中组部、教育部《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党的领导管理体制,实行校、院(系)党组织书记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研究制定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对接教育部关于《普遍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研究制定我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测评体系,加强学生党支部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闽台合作办学党建工作。
(责任单位:组织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3.推进民办学校党的建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制定我省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召开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推进会。加大民办学校党组织组建力度,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持续做好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选派工作,探索分级选派管理办法。健全民办学校党组织参与决策和监督机制,推进党组织班子成员进入学校决策层和管理层。实施民办学校党建基础保障计划,充实党务工作力量,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把民办学校党的建设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
(责任单位:组织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民办学校党组织)
4.提升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水平。贯彻落实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会议。指导督促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抓好本地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理顺和规范中小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建立经常性党建工作机制,实行各县(市、区)抓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和德育工作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制度。
(责任单位:组织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
5.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四个合格”为目标要求,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开展党员好故事、书记好党课、支部好案例评选活动,健全和规范“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深化专项整治,从严从实抓好经常性管理监督。实施先进榜样引领工程,组织开展教育系统“最美人物”系列评选活动,讲好“福建故事”,选树和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扎实做好党的十九大代表选金沙js9线路中心,开展迎接十九大各项活动。启动新一轮党支部立项工作,持续开展“八闽高校党建巡礼”电视展播活动。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理论研究。加强党建工作示范引领,重点培育建设10个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点。
(责任单位:组织处、教师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6.实施干部精准培训计划。开展高校领导干部研修培训,分级分层次金沙js9线路中心办高校领导班子和院系负责同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研讨班;金沙js9线路中心办2017年度高校领导干部办学治校能力专题研讨班;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金沙js9线路中心办高校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依托省行政学院金沙js9线路中心办高校院系党组织书记、民办高校党委书记各1期专题培训班。金沙js9线路中心办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大学生党支部书记、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等省级示范培训班,带动各地各高校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工作。统筹实施党务和思政、统战队伍教育培训,组织开展高校宣传工作、统战工作、稳定工作、网络文化、舆情研判专题培训研讨,组织开展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辅导员)专题示范培训班、省级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班、校外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
(责任单位:组织处、思政处、统战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二、重德育,始终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7.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加强“五网一库”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以“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青年学生什么”为主题的“精彩一课”评选活动,建设一批优质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和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遴选10个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和首批10名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给予重点支持。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金沙js9线路中心办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研讨培训班。启动实施“1+N”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引航计划,继续推动本科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示范引领作用,实施结对帮扶共建计划。实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推动高校建设一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社,遴选建设20个省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社;开展第二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活动;在大学生中开展以“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什么”为主题的征文和微演讲活动。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有效发挥共青团、少先队作用。
(责任单位:思政处、高教处、职成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8.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召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工作推进会,制定实施《关于推进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的实施意见》,设立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制定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一批高原高峰学科;支持高校加快建设一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改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高校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推动高校面向学生开设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责任单位:思政处、科技处、高教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9.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整体推进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课堂教育和实践养成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全过程。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深入实施福建省高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建设第二批15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推进福建红色文化进校园,培育建设若干个高校福建红色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出版《福建红色文化教程(大学生读本)》。深入开展“走近名家、走近经典、走近科学”系列活动,培育建设一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持续建设“十佳百优”中小学德育建设示范项目。指导省教育电视台开设家庭教育大讲堂,培训家长10万名。抓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分类制定实施高校和中小学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组织开展第十三届省级文明校园总评工作。
(责任单位:思政处、体卫艺语处、高教处、职成处、基教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10.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坚持以善谋、善建、善用、善管的思路,持续推进闽派特色的高校思政易班网建设。加强线下线上互动,建设一批省级高校网络文化示范工作室,推进高校官方“两微一端”集群建设。组织喜迎“十九大”系列网络文化活动,评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网文、微作品、工作案例。加强福建省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中心建设,建立骨干网评员数据库,重点培养300名核心网评员,定期发布网络舆情监测专报。编印《网络热点问题面对面》。
(责任单位:思政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11.实施实践育人工程。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新建10个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健全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结对子、种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个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召开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推进会,研究制定全省和设区市研学旅行规划,立项开发一批研学旅行课程。加强中小学生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深入开展“圆梦蒲公英”“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
(责任单位:思政处、基教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12.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设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课题,列为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委托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金沙js9线路中心办全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开展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示范项目和2017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评选。组织开展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有针对性做好思想理论问题辨析引导。落实教育部即将印发《高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推动高校健全完善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出版《班主任:我的教育案例》。
(责任单位:思政处、科技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三、压责任,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13.突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高校党委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任务,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指导高校纪委加强对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的监督检查,从课堂讲坛纪律严起,从具体问题管起,防止和纠正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政治偏差。
(责任单位:教育纪工委,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纪委)
14.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握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第二种形态,守护好森林,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1+X”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和通报曝光力度,弘扬优良的校风学风和师德师风。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聚焦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加强对教育扶贫领域的巡察,坚决查处损害师生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增强师生群众的获得感。
(责任单位:教育纪工委,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纪委)
15.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化落实“五抓五看”要求,对公办省属本科高校和厅属高职高专院校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开展检查,督促高校党委把全面从严治党向二级院系、下属单位延伸。推动高校党委加强对班子成员和处级干部的日常监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家风家规试点工作,把从严监督管理和正向激励引导相结合,注重树立廉洁从政的先进典型。督促高校党委坚持标本兼治,加强建章立制,扎紧制度笼子,指导高校纪委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巩固和深化巡视整改成果。
(责任单位:教育纪工委,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纪委)
四、聚合力,切实加强统一战线工作
16.健全完善高校统战工作制度。抓好中央和省委统一战线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抓好《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推动高校党委定期研究统战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较多、统战任务较重的民办高校的工作指导,建立健全统战工作机制。以课题立项形式,开展“我为建设新福建献良策”活动,支持和引导高校统一战线开展省情考察、专题调研、社会服务。加强新形势下高校统战理论和政策研究。
(责任单位:统战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17.持续抓好高校统战各领域重点工作。指导督促各高校党委统筹考虑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从整体上把握组织发展态势,合理配置党外人士特别是优秀代表人士人才资源,进一步规范组织发展秩序。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和统战工作,及时关注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和精神需求,积极为党外人士发挥作用搭建舞台;善于运用政策协调关系,注重运用政策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与党外人士交流思想、交换看法,在平等交谈中增进感情、增进共识。
(责任单位:统战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18.积极稳妥做好党外人士政治安排。结合省级人大、政协换届,指导高校做好党外代表人士中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的金沙js9线路中心荐工作。推动高校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总体规划,探索校党委提名党外处级干部做法,加大党外干部安排使用力度。
(责任单位:统战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五、强管理,全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19.抓好《福建省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贯彻落实。组织开展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专项督查,强化各高校党委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落实各类讲座论坛“一会一报”制度,健全完善境外基金准入管理制度,加强对境外资金和非政府组织资助项目的监管。在第十三届省级高校文明校园考评中,把意识形态领域存在追责问责情况和影响社会稳定重大事故等列为负面清单,实行“一票否决”。
(责任单位:思政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
20.扎实做好各级各类学校维稳工作。持续做好高校“重点人”教育转化和管控工作,持续开展防范邪教、校园贷等教育工作,积极抵御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切实做好赴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协调站的作用,在加强教育管理上下功夫。围绕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时间节点,深入开展影响校园稳定隐患摸排和专项督查,建立维稳工作台帐,完善责任落实体系,按照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逐级压实工作责任。推进校园反恐怖防范工作标准化建设,开展校园反恐防范工作督查。定期召开全省高校稳定形势分析会,强化源头预防和防范化解,全力维护校园安定稳定,为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责任单位:思政处,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