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我校在仓山校区礼堂隆重召开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职工大会。党委书记鲍仕梅,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峰,党委副书记邹雄伟,党委委员、副校长郑晓生、谢福仁、陈凤玉出席会议,会议由邹雄伟副书记主持。
(图为鲍仕梅书记部署党委重点工作)
会上,鲍仕梅书记从六个方面对新学期校党委重点工作作了部署: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引领学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全过程,为学校“十四五”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二是深入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觉悟。要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用好思政课这个渠道,落实党的历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继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三是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大格局。四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各项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事创业奉献的强有力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全面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按照学校“十四五”的战略规划,加大力度加强人学校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工作,为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六是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担当。要进一步健全“两个责任”落实体系,认真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职责,构建逐级主体责任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发展。
(图为陈峰校长作工作报告)
陈峰校长作了题为《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全面开创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未来》的工作报告。首先,她指出,过去一年,学校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疫情防控网织得更密更牢,统筹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赢”。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学校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我们要不断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学校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的更大飞跃。
她强调,2021年学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有力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站位谋划了学校“十四五”发展蓝图,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一是党的全面领导坚强有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庆祝建党百年活动,获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2项荣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批省第三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单位。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教育部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省杰出人民教师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宋庆龄幼儿教育荣誉奖提名奖1人。三是内涵建设质量持续提升。学校应邀参与教育部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在教育部专科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总结会上主旨发言,在教育部教指委金沙js9线路中心办的线上专题研讨会上作大会经验交流,应邀参加教育部专科专业认证标准修订工作;入选省“双高”专业群1个,入选首批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入选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师生获得“国字号”荣誉25项。四是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批为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本教材参加“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遴选。五是科研改革创新成果丰硕。成功申报“少儿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单位纵向课题新立项61项,其中省部级、厅级课题31项。六是质保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建立校院两级质量保障委员会,完善二级督导工作机制。做好数据采集、审核及学校办学质量年报等分析报告编制工作。七是学生管理工作有序推进。易班平台浏览量突破32万人次。心理教育惠及3006人次,做到零事故。八是创业就业实现多点突破。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02%,获省级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铜奖各1项。九是职后培训服务扩容增效。承担各类培训,惠及近三万人次。与3个县开展帮扶合作。继续教育新增3个合作办学单位。十是闽台交流合作向前迈进。顺利金沙js9线路中心办第七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论坛。十一是疫情防控工作毫不放松。我省疫情发生后,学校统筹规划周密有序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针对一位学生返乡后与疫情相关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力保障了全校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她强调,“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主题,新时代新福建建设迫切需要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支撑。面对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照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对地方高校提出的系列要求,我校在校区面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精准对接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需求,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
随后,陈峰校长对新学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她强调,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战略思路和发展目标,完善体制机制,做好项目支撑,种好责任田,创新发展金沙js9线路中心措,构筑新阶段福建幼高专发展新优势,做好新学期学校各项工作。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始终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组织学习贯彻“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强化效能督查;着力加强干部“七种能力”建设,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二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深入实施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学校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师范强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展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思政课建设;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体系;坚持五育并金沙js9线路中心,进一步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建设完善高质量专业课程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实现“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打造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推动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优化以能力为取向的实践模式。
三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做“优”学前教育专业、做“强”小学教育专业、做“特”艺术教育专业、做“大”信息技术专业。持续推进师范专业认证。构建高水平的“学校-学院-专业团队-课程团队”四级联动的教学管理体系;校企合作共建“双岗双责”的教学研发团队;聚焦标准化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打造技术技能的高地。深化三教改革,推动智慧化、模块化课堂教学改革走向纵深,推进“岗课赛证”融合创新。
四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和博士研究生,构建“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机制,建设院士工作站;向重点师范类院校招聘硕士以上学位研究生,改善教师学缘结构;组建高层次人才领衔的教科研团队,组建由博士领衔的中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加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及培养对象的选育;以破“五唯”为导向,深化职称评聘改革。
五是提升科研创新水平。探索建立高质量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激励机制体制,开展重大项目培育工作,冲击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充分发挥学前教育、艺术教育、VR/AR等领域优势,提升创新能力与应用研究水平。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联盟。
六是推进社会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对口帮扶合作,服务乡村教育振兴战略。依托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省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省名师名园长工作室,推广“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教学名师”专业发展梯级式分层培训模式。
七是大力建设美丽福幼。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我校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实现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的智能化校园建设。健全传染病防控制度,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持续提升物业、食堂等社会化服务水平,创建“平安校园”。
随后,陈峰校长详细解析了“仁爱、持守、笃行、励新”的福幼品格,这在学校办学历史上是第一次。福幼品格的提出进一步完善并丰富了福建幼高专的大学精神体系,彰显了百年福幼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新时代的全体福幼人在奋力前行的道路上树立了新的精神航标。
最后,她强调,2022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在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学校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关键期,学校“十四五”规划也进入实施阶段。在新的学期,全体教职员工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奋斗不止、精进不怠,不断开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为全方位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超越、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