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队伍科研意识和项目申报水平,鼓励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科学研究,3月27日上午,学前教育学院在系办406会议室金沙js9线路中心办辅导员科研项目申报专题培训会。本次培训邀请了刘晓丹、赖联泓以及戴绍芳三位老师分享经验,学院全体辅导员参加此次培训。
刘晓丹立足多年审核科研项目的工作经验,通过具体案例分享了科研成果申报中需要六个注意事项,助力大家规避常见的成果认定问题。
赖联泓结合自身丰富的课题研究经历,从“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三个科研问题出发,从申报选题策略、立项依据凝练、申报书撰写规范等关键环节展开剖析,特别针对选题创新、课题论证等常见痛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强调科研一定要承前启后,需要前期研究基础和成果积累。
戴绍芳通过展示其正在主持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辅导员专项项目申报书分享课题申报流程,她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包括申请流程与要求、申报书填报的注意事项、评审书撰写要点几个关键内容,帮助辅导员们构建起对课题申报的整体认知框架,提升申报成功率。
最后,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孟增进行总结发言。他鼓励辅导员们在科研之路上要“接着做、跟着做、仿着做、反着做、领着做”,大胆撰写项目申请书,积极联合不同专业、学院跨学科组队,建议合理利用AI技术辅助申报材料撰写,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实现日常管理与科学研究两不误。
本学年,学院启动“辅导员赋能”计划,旨在提升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水平。本次科研项目申报专题培训充分发挥团队“传帮带”作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激发辅导员科研活力,赋能育人实效。学院将继续推进“辅导员赋能”计划,鼓励和支持辅导员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申报,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科研能力,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科研培训会现场
辅导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