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4年大学生成长典型案例分享交流活动的通知

发布者:学生工作部(处)发布时间:2013-12-24浏览次数:1

各有关单位:

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成长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把握大学生成长教育工作新特点和新规律,及时总结和反思我校学生成长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促进学生思政工作干部队伍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实现学生成长教育工作成果资源共享。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思政工作者贴近学生需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典型案例,提升我校大学生成长教育工作专业化水平。学校决定开展大学生成长教育典型案例分享交流活动,现就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4年2月21日下午2:30

二、活动地点

仓山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三、活动对象

全校专职学生工作人员(包含学工部、校团委、招生与就业办公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体辅导员、导师(班导师)

四、活动安排

(一)系部分享交流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2月)

该阶段主要是以系部为单位,组织系部辅导员、导师(班导师)进行学生成长典型案例的分享与交流。

(二)校级分享交流阶段—(2014年2月21日下午2:30)

在系部分享交流基础上,挑选其中特别优秀的典型案例参加学校范围的分享与交流。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宣传。各系部要抓住本次全校范围内开展的学生成长典型案例分享与交流活动这一有利契机,发现树立一批有影响力、说服力的典型进行宣传,把工作落到实处,把学生成长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二)有效组织。各系部要高度重视此次典型案例分享交流活动,认真做好系部的案例分享交流活动与优秀案例的评选、推荐工作,引导探究学生成长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系部推荐参加校级学生成长教育分享交流活动的案例应以word文档的形式汇总至学工部。我们将汇编成册并将特别优秀的案例推荐至《教育探究》。

 

  

附件1:学生成长典型案例说明

                                      学生工作部

             20131217

 

 

附件1:

学生成长典型案例说明

 

一、学生成长典型案例的含义

学生成长典型案例是对包含解决某些疑难问题,某些原理、方法、策略运用的学生成长教育工作情境案例的描述,案例中渗透学生成长教育理念,展现在学生成长教育工作理论、方法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二、学生成长典型案例的六要素

鲜明的案例主题、清晰的案例背景、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分析和启示、值得研究的案例问题构成了优秀的学生成长典型案例。

1.主题。案例主题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案例必须要有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2.背景。案例发生的环境和条件。需要向与会者交代案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案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3.案例问题事件。通过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对案例问题产生、解决过程中的环境、人物活动的描述,有针对性地向与会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案例问题事件是案例反映主题所包含的各种问题的事件。

4.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

5.分析与启示。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生成长教育工作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理性分析,找出案例反映出的大学生成长成才内在规律,为全体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现实的借鉴与启示。

6.有待探讨的问题。可列出案例中存在争议的问题或由此引发的思考。

三、本次“学生成长典型案例”具体要求

1. 案例分享人须为案例的亲身经历者,案例须与学生成长教育紧密相关,有较强现实指导意义。建议选取有深刻印象,对自己触动较大或者对学生成长有典型教育意义的事件(例如:一次具体的帮扶个案、一次危机或突发事件干预个案、特色鲜明的班团活动等等)。

2.案例分享人应对案例进行脉络梳理与理论提升,提供的案例要主题突出,措施具体,方法科学,特色鲜明,分析深刻,有较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有借鉴意义,有推广价值。

3.每个案例包括案例简介、案例分析处理、案例思考和工作建议三个部分。案例篇幅控制在3000字以内。

4.案例选择须真实可信且有代表性,如特殊个体问题、群体问题、正面、反面、优秀典型等方面案例均可。

5.案例应条理清晰,力求平实、真切。

6.案例中隐去学生姓名和专业及系部名称,可以用代号或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