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岁,正是美好的青春时光。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却不得不为学业、工作、生活打拼忙碌着,常常被焦虑打乱了节奏。生活不该是原地旋转的陀螺,而应该是折射我们内心的镜子。我们应该放慢节奏,静下心来,不断认识自己,做真正的自己。你淡定,生活就从容不迫;你焦虑,生活就狼狈不堪。
但是遇到焦虑情绪了,该怎么办呢?
一、什么是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它是一种苦恼和受挫的个人感觉和体验。
焦虑令人很不适,但它其实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留下的心理机制。当人们觉得自己身处危险或巨大压力的情境中时,焦虑可以帮助人让自己的身体准备好“战斗”或“逃跑”,也即“战或逃反应”。
尽管焦虑可以帮助人们生存下来,但在非必需情况下启动战或逃反应或许会带来一些问题。焦虑是种本能,可帮助人们有效应对危险,但当危险已经过去很久或者没有处于危险情境中时,仍然存在的焦虑就可能带来负性效果。
二、焦虑的影响有哪些?
正性影响:适度的焦虑会让人们的表现更出色,焦虑会促进和加强躯体和智力等各方面的表现,将有利于个体才能的发挥。
负性影响:焦虑对每个人的影响都不同。在认知、情绪、行为等多方面都可能有所影响。有的人会出现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呼吸困难、肌肉紧张、头晕眼花,不安、紧张、害怕、易怒等反应。
三、如何缓解焦虑
1.关注有意义的事情
关注有意义且目标导向的活动也能帮助缓解焦虑。如果此刻你并非处于焦虑状态,那会做些什么呢?比如原本打算去看场电影,那就继续去电影院;如果原本打算去会见朋友,那就继续去赴约。最糟糕的做法就是被动地无所事事,不停地感受焦虑情绪。不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焦虑本身,这对好转没有帮助。把原本计划完成的事情继续实施,这能帮助你明白即使焦虑也仍然能好好生活。
2.转化思维看问题
处于焦虑的时候,大脑就会迸发出很多想法,有些还会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会强调或者加深已有的焦虑状态。
比如,当你准备要去进行一场比赛。你的脑海中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天呀,我做不到!”“我真是个失败的人!”。然而,你要提醒自己,这并不是灾难。事实上,没有人会因一次比赛而被定义为失败的人。你可能会感到焦虑,甚至会犯错。但是,即使不成功,也不会那么糟糕。不要随意给问题贴标签,很多问题都可以转换成优势,你要做的就是用积极心态去面对。
3.自我增值减轻焦虑
有些焦虑是源于不自信或者能力的不足,导致无法面对挑战和压力。面对转折,焦虑在所难免。与其怀疑人生,不如多读书多努力,不断提升自我,在不足之处实现增值。当你能力变强大时,自然有信心应对压力和困境,焦虑会随之消失。
4.接受焦虑状态的存在
焦虑只是一种情绪。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但人们对情绪的认知会影响情绪带来的结果。提醒自己焦虑只是一种情绪反应,这就是接纳的开始。消除或对抗焦虑感只会使得自己状态变得更糟,它只会延续“焦虑是无法容忍的”的想法。
接纳焦虑并不意味着你就喜欢焦虑或者把自己陷入痛苦中。它只是说当你接纳了事实,你会从中获益。即使焦虑的感觉依旧不那么理想,它也不是让人无法容忍的。
5.关注当下,拥抱不确定性
人们感到焦虑时,通常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忧虑不断。所以,先对自己说“暂停”,然后呼吸并体会此时正在发生的事,将有助于缓解焦虑。即使糟糕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聚焦于当下也能有效帮助你提升能力应对危机。
盲目追求稳定,就会失去抵御风险和变化的能力。只有不惧怕变化,才能能力拥抱变化。
6.深呼吸放松
当我们处于焦虑状态的时候,可以尝试用“深呼吸”技能来缓解焦虑情绪。推荐一个简单实用的“深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这个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焦虑,因为它能帮助身体远离交感神经系统的“战或逃”反应,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放松反应。
具体方法如下:先尝试着慢慢吸气(同时心里从1默数到4),让新鲜空气先充满小腹,然后再慢慢扩充到胸部,接着暂停屏住呼吸(从1数到4),最后再慢慢地呼气(从1数到4)。整个过程可以重复几次。
以上6个方法都适合自己尝试完成,但如果焦虑持续时间很长,并且也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工作、学业表现、或者人际交往等,可以开始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