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疫情防控下学生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健工作,2021年9月23日晚6:30,我校心理健康中心专职教师李娟在线上平台组织了一场心健工作主题交流活动,参与对象为各学院朋辈心理辅导员负责人、校心理协会干事和校心理部干事。本次活动共19人参加,大家一起交流了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和最近的心理需求,讨论了活动开展情况,并提出了改善心健工作的措施。
一、近期班级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如何?
1.在防疫期间,大家有了比平常更大量的空闲时间,大多数同学都会在空闲时间感到无所事事、无聊,并且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会感到很压抑。晚上睡眠不好,有人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讨厌的人,也有人两三点睡不着。
2.线上的教学可能就是不如线下的效率一样高。网课分两拨人,第一拨宿舍某些人带动所有人一起学习;第二拨就是放松警惕,没有好好上课,可能会对期末考试有点压力。
3.在备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希望可以开展一些考前的心理辅导。部分同学对自身的没有准确的把握,不知道怎样抉择未来发展的方向:专升本or自考or考编。希望可以引导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4.隔离的同学有些焦虑,非隔离宿舍可以在傍晚出去走走所以情绪相对比较稳定,偶尔还会在宿舍说笑k歌。
5.单独隔离的同学想念原宿舍舍友,想回去一起住。
二、针对心理需求,具体可以开展哪些形式、主题的活动?
1.线下活动,如:沙盘、团建、游戏集锦等(“5.25”活动反响很好)。可以以宿舍为单位或者以班级为单位,玩点小游戏,歌曲接龙什么的也可以,艺术和心理相结合,就可以让同学们更提起兴趣,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也能得到解压。偶尔班级为单位在教室里,组织大家坐在一起看一些治愈类的电影,或者喜剧电影。
2.可以开有关心理健康系列座谈会、主题班会、定期开展心理测试、调查问卷等。
3.活动宣传的方面,可以做一些新颖的宣传方法,比如做用短视频的方式。
4.发一些活动宣传的时候发空间或者朋友圈,可以设置抽奖活动,多一些抽奖活动之类的。福幼通里的一些抽奖奖品可以丰富多彩一些。
5.可以线上组织一些活动让我们和20级和21级的新生有一些交流接触。小辅导员的反映新生们可能也有一些心理上的焦虑,以及对新学校的问题,会问小辅导很多问题。可以抖音或者是青春学前空间,专门发个帖子或者是视频。
6.发现比较多同学们会匿名在学校表白墙还有百事通里投稿一些情感问题。但是投稿的帖子底下的评论回复大多都是吃瓜看热闹或者是开玩笑玩梗的评论。如果是心理老师来回复这些帖子。可能会有助于帮助那些同学们消除心中的疑惑焦虑。或者是说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也可以有这样的一个专门的账号,或者是说和百事通、表白墙有所合作,让同学们可以匿名投稿自己的问题。因为现实里同学们真的很难会打开心扉面对面主动的来对心理委员说这些事。可能网上匿名投稿会很有用。开展线上心理倾诉活动和心理解压活动。
本次朋辈心理辅导员心健工作交流活动让我们了解到同学们对隔离结束的渴望、对想家的思念、对考试、就业的压力等,以及目前的心理需求,同时让我们下一步开展具体的心健活动和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会继续保持与同学们的面对面交流,走近学生内心,贴近学生需求,针对性、科学性做好心理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