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颜艳副教授与陈彦琪博士参加了在江苏南京金沙js9线路中心办的"名师谈教学与科研系列活动—— 首届新时代大学美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2023)"。本次会议指导单位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由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业部承办。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业内从事高等教育方面的出版社代表。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大学美育"这一主题,聚焦中国高校美育改革重点、热点与难点,结合大学美育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分享了他们在美育方面的实践案例、研究成果与经验。
会议为期两天,通过主旨报告、圆桌论坛、教学论坛三个形式开展。第一天的主旨报告会,专家们从"高校美育的课程建设、美育的社会意义、美育问题的当代进路、大学美育的几个关键问题、重构中国艺术的文心涵儒境界以及'课程地图'视域下的美育课程群建设、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构建"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美育的重要性。
第二天的教学论坛与圆桌会议,则从"进入问题,以论带史,以论证史——大学美学与美育教学的思考、'大学美育'课程廿年探索与实践、国家一流课程'大学教育'建设的"豫财"实践"等方面,探讨了美育在教学方面的重要性。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建平教授提到美育的社会意义,从古代与现代的对比,让我们了解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美育也要与时俱进。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宪教授提到大学美育的几个关键问题,"美育不是规范型的知识教育,而是情感体验型的直觉教育"。同时美育可以通过"体验/启悟/游戏"来进行实践性教学。
这次会议,让高校美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对高职院校深入开展美育工作,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带来更好的启示。高职院校更应关注学生灵魂的成长,培养审美素养,发展个性,这是"以生为本"的重要体现。公共艺术课程作为美育的载体,可以通过艺术史、音乐文化修养、合唱与指挥、美术创作等课程,将美育与课程相结合,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此次艺术教育学院派出"艺术教育专业群"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参与培训交流与学习,充分体现对提升团队教师专业能力以及教师创新建设与规范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是推进落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进一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