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背后的故事

作者:人文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17-03-16浏览次数:6

我叫陈珊宝,是人文系初教专业的,一个在很多人眼中"严谨、安静"的专业。确实学校五年,我拿过奖学金,当过班长.主席,比赛场上每每也有我的身影,好像这位学生不错。但是同样的挂过科、翻过墙跟老师顶嘴不愉快,这些事儿我也干过。这样的矛盾结合体一直伴随了我五年,我也随性而"无知"的度过了五年的学校时光。现在回想我很感谢那时候的自己,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毕业前,因为"面子"参加了中国华侨办外派教师的选拔。那时候激动的是作为一个五专学生和全省高校其中包括福师大、厦大的高材生一起面试,我们在同一起跑线上我觉得"牛X"死了。我想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而我又能是什么样的。很荣幸第一轮面试过了,而且和几个小伙伴有机会到华侨大学参加为期一周的全省培训。那也是影响我后来工作发展的一周。参加培训的都是全省的外派名师,都是有多年教学经验职称高级的前辈,而我们只是面临毕业一脸懵的学生。那时候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压力。高容量的专业课程对于我这个五专的学生是有难度的,而外交礼仪、沟通技巧更是让我思考收益良多。那时候我告诉自己"井底之蛙"一定要出去看看更大的天空。
 
或许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吧,原以为自己就会外派去菲律宾或者印尼做老师了。但是那一年菲律宾反华声势浩大,印尼又海啸,于是我被爸爸妈妈劝服下来了,我放弃了在创业园继续工作的机会,后来也就没有出国。
 
毕业了,我没有和同学们一样当老师。因为那次的培训给了我很大的教育我不够格,我也不能"误人子弟"。接受家里的帮助我去了银行工作,当然背地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我给一个公司做会务主持做自己觉得开心的事儿。就这样过了半年,我"不行"了。我感觉自己要奔溃了。因为一成不变的生活让我对自己很失望,当时参加培训时自己无知的模样又重上心头,我不可以让自己这样,我要出去。于是乎过完年,我到了北京。
 
在北京,一份工作我做了三年现在还继续努力着。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对娱乐圈很好奇也幻想过自己能参与工作,于是我在想我也可以。不是对口专业,没有人脉引荐其实我一点儿底气都没有。分析自身优势花了一天查看"娱乐资讯",还有HR守则。然后我进了一家儿童演艺经纪公司的大门,然后我应聘上了艺人助理的工作。对于孩子我有优势的。(后来我笑称高级保姆)
 
一直很谢谢自己的善于学习,做了一段时间艺人助理后很快我变成了经纪人助理,倒不是职位上有多少上升而是人脉不一样了,眼界不一样了,平台也不一样了。娱乐圈讲究"契约"所以我的师父对我很好,同样的很严格。毫无保留的把人脉关系给我,毫无保留的斥骂和教授,那是一段犹如孙猴子在炼丹炉里的人生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火眼金睛。再后来,师父很快不让我做她的助理了,我开始执行现场了。那段时间进组、录节目,现场演员大到和导演、编导小到化妆师、道具师的沟通都需要你一一对接。用我师父的话说"你要装得了孙子,也要当得了爷!很累真的很累...累到胃熬坏了,老妈下通牒了,我回家了。也就有后来自己做点事儿的故事。
 
或许因为自己比较"招人喜欢",所以身边的资源维护还算不错。经常有人问珊宝有没有做摄影的朋友介绍下,有没有能做策划的啊等等......于是我在想我可以啊我可以做为一个纽带做一个平台这样是否也就可以维系关系当然也可以赚钱。现在的"工作室"主要的业务会承接活动策划执行和拍摄的工作,当然艺人经纪和谈判我自己也没有丢掉。因为自己喜欢旅游又和工作挂扣所以延伸出了主题旅游的业务(演唱会或者球赛等门票加住宿交通)。
 
不知不觉好像写了很多,只是想说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懂得感恩而有信念的孩子。身边的人都在看着你,同样的也会帮助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没关系,但是请告诉自己不要什么然后去做你梦想中的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