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学院公开课展示系列报道——中文教研室公开课《抒情性作品的审美阅读 之意象鉴赏》

作者:人文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4-05-30浏览次数:10

5月27日,中文教研室何燕娜老师开展公开课教学,教学内容为“抒情性作品的审美阅读之意象鉴赏”。该课旨在通过系列经典诗歌文本的鉴赏,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并通过分析意象的组合方式,走入意象群创构的意境,涵泳幽深内藏的情感,提升文学鉴赏水平。人文科学学院院领导林榕、徐晋华及学院教师代表等前往观摩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就是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何燕娜老师的课堂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切入,设置求同存异品意象和赏析意象寻意脉两个主要研讨主题,并分别通过求同存异析意象、求同存异改意象、求同存异减意象和探曲折变化之意趣、寻凝神聚意之情脉、品意象叠加之秘妙等六个研讨环节展开诗歌意象教学,展示中华文化的审美意旨、审美趣味,阐释中华文化的理想主义、人本主义,鉴赏中华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

  课后,院领导及教师代表参与评课、议课活动。老师们对何燕娜老师流畅的课堂环节设置、专业扎实的课堂讲授和课程思政的巧妙融入给予肯定,并重点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开展研讨。